“这是一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我仿佛穿越时空买股票 杠杆,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生活的艰苦与信念的坚定。”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籍学生王倩雪在重庆研学结束后感叹。
2月15日至20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情·华夏行”国情研学营(重庆站)开展。41名港澳台侨及国际学生代表通过实地考察、文化体验和调研实践,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的壮美河山,从红岩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从历史遗产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重庆城市风貌感受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赓续红岩薪火,体验非遗魅力
学校党委书记陈文锋与同学们共赴“行走的大课堂”,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渣滓洞,体悟革命先烈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传承“竹签子是用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红岩精神,在红色沃土中厚植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见证——816地下核工程遗址,是无数建设者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丰碑,引发同学们对爱国与奉献、个人与时代关系的深刻思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渝青铜器”等特色藏品,为同学们开启与历史、自然和人文的对话之旅。
展开剩余73%在洪崖洞历史街区,在非遗扎染工艺现场,在诞生于南宋的立体“清明上河图”、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同学们在亲身实践中传承文化根脉。
活动负责人介绍,本次为期六天五夜研学实践,设置了行前教育、研学实践、总结汇报、撰写调研报告等环节,全链条夯实研学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文化导览、学习交流、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互动模式,为同学们搭建学习、展示、交流及协作的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场景与实践舞台。港澳台侨及国际学生代表深度探访这座融合红色历史、巴渝文化与现代活力的英雄之城,体验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感受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滋养他们以所学专长讲续写“一国两制”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感想:“一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丰富的研学内容令同学们感受颇深。
“整个研学之旅,我想用叹为观止来形容。”2023级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香港籍梁嘉明说,“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示和升华,激励着我们在逆境中不退缩,坚持追求自由和真理。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通过‘微改造’的方式,运用‘留、改、拆、增’等措施,在不进行范围改版的同时,解决了社区生态问题,这其中的科技含量和脉脉温情让我非常感动。”
“先辈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提醒着我要传承先辈精神,捍卫祖国利益,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2023级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博士生香港籍黎永鸿表示,“身处和平年代,我们应将先辈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价值追求,并在学习工作中躬身践行这些价值追求。作为医学生,我们要始终秉持医者仁心的理念,以患者的利益为重,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和专业的医疗服务。”
“一座重庆城,半部民国史。这是一座坚强的城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20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澳门籍林乐诗说,“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渣滓洞、816工程和观看《重庆·1949》舞台剧时,当剧终五星红旗冉冉出现的那一刻,我潸然泪下,深深感动于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的巨大牺牲。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铭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
“作为一名台湾学生,踏上重庆这片孕育无数奇迹的热土,我深深体会到华夏大地深厚的文化积淀,更被这片土地流淌的红色血液所震撼。”2022级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台湾籍刘又瑄说,“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灰墙上,泛黄的电报底稿清晰可见,一段段翔实的文字、一件件承载故事的文物,将我拉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这次研学让我深刻了解到‘人民的国家’背后深远的意义,我也深切体会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很自豪,我们共同拥有这份精神文化和历史记忆。”
2020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马来西亚籍蔡高涌则表示在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看到了雪,圆了今年的一个梦想:“我带着对中华文化的全新理解、对先辈奋斗的敬仰返程,盼望着下一次重逢,续写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文 | 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廖晓键 蔡苗
图 | 学校提供买股票 杠杆
发布于: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