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的股票平台
本文收录于专题 #“百千万”周周见
过去一周,省委社工部发布商协会 “双建双促”十条措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省多地围绕县域产业发展和镇村建设部署推进“百千万工程”。
产业发展方面,茂名高州锚定荔枝产业延链补链,打造“环浮山岭产业带”;茂名茂南聚焦“一条鱼”,提出打造高质量罗非鱼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江门蓬江探索“产业发展第一书记”培育选派机制,深挖资源拓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揭阳普宁谋划发展吃住游一体化消费的游船经济。
镇村建设方面,汕尾进一步细化推进典型镇村建设,以“十全十美”标准探索创建“粤美乡村”汕尾样板试点;阳江提出接续打造一批涵盖“点、线、面”的风貌示范样板,2025年建成具有良好示范效果的“光伏+农房”不少于1000户;江门鹤山提出支持鹤城争创鹤山第3个全国千强镇,打造“光伏+农房风貌提升”鹤山样板。
【省直动态】
省委社工部发布商协会 “双建双促”十条措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月13日至14日,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活动在东莞市举办。活动上,省委社会工作部发布行业协会商会“双建双促行动”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十条措施(详情>>>),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5侨助广东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大会召开,推动“粤贸全球”
2月13日,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的“2025侨助广东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侨商“粤贸全球”联盟正式成立,聚焦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外贸侨资同频共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粤贸全球”注入“侨”动力。
会议现场公布了侨商粤贸全球联盟项目、侨界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示范园项目等在内的10个侨助广东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推进项目”,并围绕“侨助外贸发展和县域经济”“侨助美丽侨村和绿美生态建设”等五类重点工作,公布侨助广东高质量发展“十大工作亮点”。(详情>>>)
会上,还为广州增城、汕头、江门等地的3个“侨界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示范园”和广东省首批10个“广东美丽侨村”授牌。(详情>>>)
【地市动态】
茂名:锚定荔枝产业延链补链,建设“环浮山岭产业带”
2月12日上午,茂名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听取高州市根子镇和根子镇柏桥村、元坝村、浮山村典型镇村规划建设。
会议强调,把根子镇放在茂名发展全局的高度,拉高规划建设标杆,做好整体谋划布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提质行动”,加力提速典型镇村建设,努力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走在前、做表率;要擦亮“荔枝之乡”金字招牌,做强“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抓好荔枝品种优化改良和精深加工,打好定制、电商、出口、加工组合拳,做好荔枝“土特产”大文章,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要建好“甜美果海”,按照“大景区”思路,整体规划“柏桥荔博园”,加快柏桥服务区升级改造及周边业态培育,拓展荔枝产业生态、荔园休闲功能,串联储良“龙眼坊”、滩底“农家院”,打造“农交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要守好“浮山岭”这个“城市绿肺”,念好山字经、唱好文旅戏、打好生态牌,推动周边景点和美丽乡村整合提质,努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带,加强与浮山岭周边乡镇联动,因地制宜打造“乡村产业走廊”,共同建设根子-泗水-分界-霞洞-林头-黄岭“环浮山岭产业带”。
惠州:出台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最高奖励300万元
日前,《惠州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正式出台,从支持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提质创优、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提质焕新、创建制造业绿色低碳标杆、降低用电成本、企业开拓市场、企业引育产业人才、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等10个方面,最高奖励300万元,全力提升惠州制造业发展能级,推动惠州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若干措施》首先突出支持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包括支持企业“新升规”和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两项具体措施。对工业增加值年增长超20%(含)且增加值率不低于当年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首次达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分别奖励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
《若干措施》支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工业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方向,实施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质增效,市级每年安排2000万元大力支持工业企业申报省级、市级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
河源:大力发展郊野经济,释放县城发展潜能
2月12日,河源市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召开。
会议强调,要聚焦“产业兴”抓县域产业,做大做强产业园区平台,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行动,持续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加快推动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2个“1+3”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要聚焦“环境美”抓城乡风貌,连线成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高水平推进万绿湖保护与发展,在风貌这道“基础题”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要聚焦“功能强”抓县城建设,全力推进龙川新城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大力发展郊野经济,全面提升县城聚人聚商聚产能力,充分释放县城发展潜能。要聚焦“动能足”抓改革创新,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村“三块地”改革,推进县镇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改革创新中赋能县镇村发展,激发各级内生动力。要聚焦“智力全”抓各方参与,深入实施新型帮扶协作,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凝聚起更加强劲的力量。
汕尾:健全完善“1+6+N”乡村特色产业体系
2月12日,汕尾市长郑海涛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有关工作。
会议强调,健全完善“1+6+N”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食品谷建设,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推动晨洲蚝、海胆、海鲡鱼等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聚焦增活力,进一步细化推进典型镇、村建设,以“十全十美”标准探索创建“粤美乡村”汕尾样板试点,前瞻性布局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农村污水治理等重大项目,打造全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风貌;聚焦增收入,深入实施“飞地抱团”、村企合作、强村公司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
会议还审议并通过《汕尾市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创新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人才引进支持力度,着力推进科技创新融湾,赋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实施,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强市建设。
阳江:2025年建成“光伏+农房”不少于1000户
2月14日,阳江市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阳江市2025年将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其中包括——
围绕建筑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现代建筑产业。大力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2025年建成具有良好示范效果的“光伏+农房”不少于1000户,新增装机规模不少于7万千瓦;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聚焦重点任务,做实典型镇培育,进一步推动美丽圩镇建设,持续推进圩镇人居环境整治;在2024年打造的32条风貌示范带中,遴选部分资源条件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大的风貌带接续打造提升,再新打造一批涵盖“点、线、面”的风貌示范样板;围绕安全风险精准管控,坚决筑牢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安全底线。加力推进城市危旧房、农村危房改造。
【县区动态】
江门蓬江:探索“产业发展第一书记”培育选派机制
2月10日,中国共产党江门市蓬江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围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力奋进千亿经济强区。
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在建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拓展新空间、实现新跃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化科创平台载体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升级提质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全年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4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力争新增“个转企”“限上企业”“小升规”数量实现“3个100”,推动企业发展量质齐升。
要持续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紧抓整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整区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紧抓整镇示范、加快能级提升,加快棠下镇省级试点中心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县域副中心,大力建设棠下激光产业示范带、荷塘智能光电产业示范区、杜阮“一河两岸”风貌示范带;紧抓整村培育、建设和美乡村,探索“产业发展第一书记”培育选派机制,深挖资源拓展乡村产业新业态,巩固“7+22”条省典型村培育成果,推动乡村“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奋力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展现新风貌、争创新示范。
江门鹤山:全力冲刺全国工业百强县
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鹤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力提速建设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
要深入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抢抓当前生产力布局和项目布局的时间窗口期,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省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相融相长,全力冲刺全国工业百强县。
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沙坪、共和南北双城建设,支持鹤城争创鹤山第3个全国千强镇,打造“光伏+农房风貌提升”鹤山样板,确保全市所有行政村将村组两级收入的20%用于公共事业,加快推动鹤山县镇村三级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揭阳普宁:发挥镇村书记示范带动作用,谋划发展游船经济
2月13日,揭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曾风保到普宁市调研推进“百千万工程”,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以点带面整体改善城乡风貌,让“百千万工程”成果更加可感可及。
曾风保在调研中强调,普宁市要进一步发挥镇党委书记“一线施工队长”、村支书“领头雁”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典型示范带、典型村发展基础,统筹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加快建成一批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要坚持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大力发展“电商+产业集群”经济,以数字赋能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认真谋划发展互动性好、体验感强、安全性高、带动吃住游一体化消费的游船经济,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要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凝聚合力抓好常态化卫生保洁、主干道与支路连接路段硬化、农房“穿衣戴帽”、“六乱”治理等,以点带面整体改善城乡风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度挖掘优秀乡土文化资源,加强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结合实际培育特色民宿、餐饮等新业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茂名茂南:做强“一条鱼”产业,打响“茂南罗非鱼”品牌
2月10日,茂南区委书记廖述毅带队到高山镇、金塘镇,调研罗非鱼产业项目建设情况。据了解,茂南区宝路现代水产种业园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现代化罗非鱼苗培育、孵化、标粗、养殖等基地,打造国家级良种场,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种苗,同时开展科研合作,推动罗非鱼种苗技术创新,预计项目达产后总产值2亿元/年,税收1000万元/年。
调研强调,要立足茂南作为“中国罗非鱼之都”的核心区优势,全面提升罗非鱼产业核心竞争力,在“点”上做强企业,在“线”上延链补链强链,在“面”上产业集聚集群,做大做强“一条鱼”产业,打响“茂南罗非鱼”品牌,打造高质量罗非鱼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要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强化建设用地、用水、用电等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抢抓施工黄金期,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深圳龙岗:全区首家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开园
2月14日,深圳市龙岗区召开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了“有商机”、新型工业化、招才引智、企业服务等2025年工作目标及四张“10+N”清单,吹响了“十大攻坚”“八百行动”的号角,会上,全区首家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创投·模力谷AI生态社区同步开园。
据了解,龙岗区各部门谋划和形成了近百项“有商机”工作举措,并从中筛选出10项最具改革引领性、创新示范性的举措进行首批发布,重点包括政府投资项目“科技篇”、线上工研院、培土倍增计划、厚土新芽计划等。在政府投资项目“科技篇”方面,龙岗推动广大企业的“三新三首”产品或服务优先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应用。目前已发布首批25个政府投资项目和84个“科技篇”场景清单。此外,龙岗区立足“科技+文创”的独特优势,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融合发展的“刚需”,全力培育和发展11个重点赛道。
整理:刘涵 李艳 张嘉敏 李国华 张璠 李瑞雪 戴弯弯 陈诺 谢晓莉
来源:南方农村报比较好的股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