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五十分,济南市中医院负责医生在中医院门诊楼专门负责接待队员们。在医院的精心安排下,队员们分别参观了中医药文化长廊,中药博物馆,并制作了精美的香囊,品尝了清凉解暑的酸梅汤。
在门诊大厅,解说员向大家介绍了历代名医:“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药王”孙思邈,“儿科之圣”钱乙,“神医”扁鹊,“外科圣手”华佗,“温病四大家”之一叶天士。
在中药文化长廊,队员们了解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养生原则,和人体九大体质养生,山东的“鲁十味”:金银花,阿胶,丹参,西洋参,全蝎,蟾酥,黄芩,北沙参,瓜蒌,山楂。
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练了八段锦。
在中药博物馆,琳琅满目的中药标本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解说员通过交流向队员们介绍了名贵的中药材。队员们一边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一边举起手机拍照,表现出对中医药学的浓厚兴趣。
在中药博物馆,队员们了解到中药有:根及根茎类,全草类,矿物类,皮类,叶类,花类,树脂类,果实及种子类。听了龙涎香的传说故事,见到了给周总理用过的中药:猴枣。了解了一些动物的结实也可以入药,如牛黄,熊胆,马宝,羊哀等,见到了沉香,灵芝,穿山甲,鹿茸等名贵中药材。
中国自古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工作人员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中药香囊的制作活动。每位队员都认真完成了香囊的制作,队员们拿起装有艾叶、石菖蒲、紫苏、薄荷、藿香、丁香、白芷等芳香类中药材做成的一个个立体饱满又精致的香囊,用敏锐的鼻子嗅去,清幽的香气迎面袭来,沁人心脾。
“中药代茶饮”是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原则的指导下,依据辩证或辩证与辩病相结合的思想,将单味或复方中草药进行调配加以煎煮或冲泡,随即饮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病后调理、养生保健为目的一种方法。
最后的品鉴中医药代茶饮环节,队员们不仅在炎炎夏日品尝到了解暑降温的酸梅汤,还充分体验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治未病”的中医药特色优势。
酸梅汤的主要原料有乌梅、山楂、甘草,陈皮、桂花和冰糖。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
此次参观中药博物馆的活动愉快而有意义,既让队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又见证了古代人民用汗水和智慧铸造的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队员们表现了对中医药的浓厚兴趣,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相信此次活动,会在队员们心中种下一粒中医的种子,不远的将来将又有一批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栋梁之才扛起传承中医药发展的大旗,让中医药文化在中华大地不断传承和发扬。
中医药香囊中药队员中药博物馆发布于:山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